范曉峰:小苗木“種”出大產業

范曉峰(右)指導農戶修剪苗木。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通訊員常昊 、張黔
近年來,昌吉州科技局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科技特派員隊伍不斷壯大,他們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高。
在科技特派員隊伍里,范曉峰是其中一員。他是“海歸”碩士,學習的是法律專業,也懂工商管理,一個看似和園林苗木沒有半點關系的人,愣是將呼圖壁縣苗木產業發展的風生水起。
呼圖壁縣的園林苗木發展,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呼圖壁縣的苗木曾一度成為當地農民的搖錢樹。隨著市場變化,人們對園林綠化的審美有了提高,過去種植的小葉榆等普通品種苗木逐漸受到市場冷落,農戶們對種植苗木失去了信心。
2012年,范曉峰從上海來到呼圖壁縣,了解到呼圖壁縣有著幾十年的苗木生產基礎后,他決心幫助呼圖壁縣建立全新苗木花卉交易平臺、打造苗木花卉產業鏈。
范曉峰實地考察后發現,當地苗木生產低端化、同質化嚴重,于是他積極引種內地廣受歡迎的大葉白蠟、小葉白蠟、銀杏等樹種。
為打通買賣雙方的信息通道,范曉峰將苗木產業與休閑旅游、培訓教育、電商、家庭園藝等方面相結合。同時,在呼圖壁縣打造綜合型苗木交易市場,在苗木交易市場內引入園林工程公司、園林設計公司、園林資材銷售公司等,把與苗木有關的產業吸納到該交易市場,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不斷增加苗木花卉市場平臺附加值。范曉峰說:“打造苗木交易市場,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打通苗木花卉市場全產業鏈上下游,比如以苗木花卉市場為依托,建立國家級星創天地、國家級3A景區?!?/p>
范曉峰利用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使被動消化訂單,變成主動產生訂單,讓曾經一度沒落的呼圖壁縣苗木花卉事業重新煥發生機,范曉峰表示,他會努力將“線上+線下”展銷方式變為常態化展銷模式,借助這種方式力爭為新疆以及西北地區苗木產業服務,讓苗木產業鏈上下游客商都能受益。
政府引導、科學規劃、加大扶持,再加上范曉峰及其團隊的輻射帶動。如今,呼圖壁縣苗木花卉種植面積近20萬畝,產苗量約7億株,規格上千種,總產值達20億元,帶動相關從業人員6萬余人。呼圖壁縣已成為新疆乃至西北地區最大的苗木花卉生產基地和集散地,呼圖壁縣的苗木花卉產業也成了當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農民增收、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產業。